新华社合肥11月11日电从不得不焚烧处理的循环农田“废弃物”,转变为各式各样有着可观经济价值的安徽材料、肥料、秸秆饲料……11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产业成2023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上,推动秸秆转化为饲料,农业以“过腹”方式投入养殖业的投资种养循环产业新模式成为农业投资新热点。
本届博览会以“资源化利用,新热产业化发展”为主题,循环参展企业近千家,安徽展出产品、秸秆技术、产业成模式、农业装备3000多个。投资
11月10日至11日,新热2023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在安徽合肥举办。循环新华社记者马姝瑞 摄
“田种粮、粮结秆、秆喂羊、羊产粪、粪变肥、肥还田,这一整套种养循环体系形成了一条绿色农业产业链,是我们发展壮大绿色农业的根本逻辑,顺着这条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大有可为。”安徽安欣(涡阳)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葛绍朋说,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涡阳县现有存栏羊14万只,每年饲料消耗就需要秸秆10万吨,并为此专门配套建设了羊饲料生产厂。
丰富的秸秆资源是安徽发展养殖业的基础。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省每年有农作物秸秆约4800万吨、畜禽粪污约7700万吨,秸秆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市场前景广阔。
2023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上展出的秸秆制品。新华社记者马姝瑞 摄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介绍说,近年来,安徽奋力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大力培育“两利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省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2%以上和82%以上,“两利用”全产业链年产值约450亿元。
挖掘秸秆价值、扩大产业规模,一批新项目在本届博览会上签约落地。据统计,本届博览会共有153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金额239.5亿元,同比增加58.8亿元、增幅32.5%;其中,涉及“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近50个、投资金额约80亿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签约金额的三分之一。
位于宿州市灵璧县的安徽荷金来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荷金来”)现有建成牧场273亩,肉牛存栏量超过2000头,主要供应长三角等地。下一步,公司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预计牧场面积将超过500亩,年出栏量最多可达8000头。
“每头牛每天消耗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粗饲料30多斤,可以说,秸秆资源丰富是发展循环利用的底气,不仅能够就近取材、降低养殖成本,还能带动附近的农民增收,提高秸秆的利用率。”荷金来副总经理邱振峰说,随着牛肉消费的增长,种养循环产业也被普遍看好。
记者了解到,安徽还将出台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系列配套政策,统筹各类农业专项资金,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培育农业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马姝瑞)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防疫物资是当前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近日,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对一起涉防疫物资合同诈骗及境外电信诈骗案作出判决。被告人苏某犯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余知都)“就因为参加了家门口一家超市的促销活动,我们的银行卡就在境外被盗刷了,现在除了后悔还有后怕。”连日来,家住湖南长沙县望仙路凤凰城小区的多名消费者向《 ...
清风拂过AI复原的汴河春色,薄雾中的挑担行人、摇橹船夫与袅袅祭祀青烟缭绕悄然交融,踏青折柳、纸鸢飞天、蚕花闹春等民俗画卷次第展开。清明将至,笛箫古筝交织的古风韵律中,音乐MV《风起清明 礼承山河》让踏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王东 周莹记者徐文智)疫情防控以来,口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销售途径也从医院、药店、购物网站逐渐拓宽到微信朋友圈,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打着“做环保、做公益,同时得收益”的旗号,实际干的却是传销勾当。黑龙江省伊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的环保币投资传销案,提醒人们对新的传销方式要保持高度警惕。事情要从2021年4月19日说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司宇萌)据“工信微报”消息,工信部针对“3•15”晚会报道的部分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立即组织核查,并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 ...